I 型的性格越來越明顯
如題,跟 E 型人沈筠在花蓮玩了4天3夜(6/26~6/29)後,覺得身心俱疲。 許凱傑這幾天(6/27~6/29)也跟博浸大專生在宜蘭退修(休?)會,一結束就上來台北幫我收拾東西(因為龜毛如我,東西真的收拾得很慢) 我跟他分享這幾天跟沈筠玩的時候真的覺得很疲憊,沈筠總是興致勃勃地問:「接下來要去哪裡」,而我總是興致缺缺地想:「接下來難道不是回家休息嗎?」 這是 I 型人 的特徵之一,不過真正 I 的地方在於,我一邊覺得疲憊的同時還在一邊慶幸這個行程跟大專生退修會撞期,不然我就要面對更盛大的 社交大會 。 不過凱傑在我旁邊的話,應該不需要那麼那麼努力社交吧。 昨天還在花蓮,正要散步去又一村文創(星期四去真的沒啥好看)時,我跟沈筠抱怨了很多自己跟其他大專生的恩恩怨怨,覺得他們跟自己差很多,無法進行對話,甚至連當能夠往來的朋友都很困難。 昨天在台北的租屋處(新光路一段107號5樓2室)聽許凱傑分享他們四天三夜以來的行程,我忍不住在心裡面再度慶幸自己沒去。 有一個真心話的環節,我想,大概就像高中畢旅第三天晚上的星空夜雨一樣,大家要輪流說出自己的內心話。 在當時的星空夜雨,即便是面對和我那麼好的她們、給予我那麼多安全感的她們,我也花了許多力氣來坦白自己,敞開自己。更何況是無法讓我自在相處的博浸大專生。要對他們敞開自己 簡直比考上哈佛還難 (等我考上了我就向他們敞開自己:) 另外,聽到許凱傑因為不會醉,所以要控場、叮囑其他女生不能再喝酒時,我心裡面大大地吃醋了。從來許凱傑都只是管我一個人,哪會去管其他女生。 可是這也是他的 善良 。這也是我最初喜歡上他的原因之一,因為他總是如此照顧身邊的人。 (區間車的車門打開,雨噴進來,這一站是南澳) 昨天邊收東西邊和許凱傑聊天的時候,再次明白了彼此的個性有多麼不同。 在他來幫我收東西以前,我的進度非常緩慢,以龜速前進(難怪謝欣沂說我是烏龜。我完全懂了。) 他一來,不但東西咻咻咻地都被裝箱打包,所有有灰塵的表面也瞬間被擦乾淨了。我驚訝於他的手腳俐落之時,看著自己手上正在折衣服、裝箱的動作,雖然衣服一件件地被折成相同的大小,被疊成完美的樣子,但在衣櫥裡面仍然躺著許多等待的衣服。 我們一個人很細心、很有耐心、很希望事情都做到完美,但另一個人卻能夠很輕鬆、很迅速、很準確地完成目標。 我們真的真的很 互補 。 我們常常在彼此身上看到自己沒有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