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大失敗了
大罷免大失敗了,如題。
我承認整天在脆打滾有點失策,同溫層太重了。花蓮的罷傅失敗也許在預期之內,但 24 席立委全數倖存是我未曾想過的結果。也許我們從未走出同溫層去看一看異溫層的想法、他們反罷的理由,只揪住他們心愛的政治人物們一直攻擊,或質疑他們的愛國意識(若是我被質疑,也會很不高興)。
剛剛看到人生百味的這篇貼文,覺得非常開心也非常佩服。正當大家還停在挺罷、反罷的分歧,正在因為罷免成功、失敗而舉家歡慶、暗自療傷時,人生百味的貼文讓我們知道該如何健康地傾聽和適度地保護自己。此次大罷免對台灣社會最大的傷害便是造成政治分立及社會分裂,面臨外患時不能團結反而是中國能滲透我們最大的原因。言論自由固然保障民意表達,過度謾罵和人身攻擊卻造成雙方選民的身心俱疲,更造成中間選民政治冷感。台灣對於政治立場的討論應該要更理性和客觀,一言一行都為自己負責。
今天在限時動態發表了自己這次大罷免的學習與看法:
發完之後很害怕。我也陷入了害怕仇恨、害怕歧視、害怕人身攻擊的狀態,更害怕從此我的政治立場成為我這個人的代名詞,進而流失許多朋友和多元聲音。希望台灣的政治環境對政治小白(我)、公民參與小白(我)更加友善,能更多包容大家的提問或討論。
紀錄一下我其實做了一件衝動的事:
朱家祥醫師在大罷免結果公布後,於臉書發文表示:「今天台灣人用〔愛與包容〕推倒〔仇恨與謊言〕。深信〔明天會更好〕」。
我看到之後有點傻眼,因為他真的在人身攻擊,而且如果已經知道有仇恨了還去加深仇恨到底是什麼意思,我不懂。
於是我就在貼文下方留言:「用『愛與包容』還有『仇恨與謊言』來取代反、挺罷免兩方,只會加深原本就因為罷免存在的政治撕裂」。
留完言之後,雖然我覺得自己的留言無懈可擊(?)(至少客觀且陳述極有可能為事實),我還是為自己捏了把冷汗,因為(一)朱醫師在教會是德高望重的長輩,是衛生局局長,有一定的聲望和社會地位,(二)我未來如果要在花蓮當醫療從業人員,是不是該尊重一下衛生局局長呢?但我就直接毫不客氣指出他的發言有疑慮,這樣真的好嗎?
總而言之,也是場學習。
晚上滑滑手機、寫寫文章、查查資料,時而提心吊膽、時而忘憂自得,直到埏宏哥哥按讚我的留言,並回覆:「妳說的最中肯!我不懂為什麼一定要非黑即白」後,一顆懸著的心才終於落地。從中我也發現,對於要以一敵眾、站在與主流聲音的對立面,或想要不畏強權地說或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我還需要努力,需要更勇敢。光是面對教會長輩的一個貼文留言,我就已經有點擔心了,而友軍的出現更讓我得到慰藉。原來我那麼需要友軍。(不知道埏宏哥哥是不是因為覺得我不知死活竟然去朱醫師貼文留言,所以跑出來聲援我一下)
台灣畢竟是群體社會,近年來不斷受國際關注的、台灣人集體意識中的本能性善良也跟群體文化融入不了關係,我們認為彼此是個大家庭,所以才會互相幫助、互相扶持。大罷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們的集體意識,助長政治二元對立風氣。
希望我們仍然愛此時此刻一同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
紀錄一下政治大學臉書交流版中引起熱烈討論卻不大適合政治小白食用的貼文:
看完指覺得這間大學能言善道的人真是多,有讀書的人真是多(我沒讀書哈哈)。我會努力看完他們吵架!!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