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沒寫
六月簡直是我的災難月份。各種報告、考試、作業接踵而至,雷組員、天使組員紛紛現身,你方唱罷我登場。有很carry、幫忙最後美編的組員,也有用chatGPT寫作業還不乖乖附上參考資料的同學,真是謝了:) 六月底,一個休息卻無法將息的節奏,窗外豔陽和藍天揭示著酷暑到來,一連串日程(包含玉你相育、RC、復興營等等)排在行事曆上像穩定而豐富的拍點落在鼓面上,一下一下都敲擊著人因日光漸長而慵懶的心,無端地振奮起來。 這天回到國風,又見耀輝,一樣是近鄉情怯,原本打算不期而遇,硬生生被這個老人打斷,說要見面就要約,還罵我壞蛋。也許他已經沒有大把的時光可以浪費,又或是不想浪費在我身上,因為他的確浪費了時間在他的鍍鉑事業上。台海危機的曙光也許是這個在花蓮默默耕耘夢想、耕耘國土保衛的小小自然老師,我期待他確實有所發現。 每次跟耀輝聊天都覺得偏難過。如果說當初念數理資優班的初衷的確是為了迎合他的喜好,那現在的我也許慢慢在脫離他所預期的軌道。兜了一圈,我還是回到科學與人文的交界,我還是懷抱對人的關懷更勝任何科技進展。璦竹老師曾經告訴我:「不要忘記,科學是以人文為本的。」我深感認同,也發現這樣的定律在我身上體現。但耀輝,我不確定,我發現自己不再像從前百般聽命,不再像從前全盤接收他的一切想法和建議,我翅膀硬了,有自己的想法,也看破了很多盲點。以前總認為他的話是對的、是教條,對他,也許終究有那麼些追求偶像般的盲目。今天我發現,他也有許多他自己看不到的地方,有許多他的缺點,而我們,也終有意見分歧、有想法不同的地方。雖然如此,我不否認他仍是我敬愛的老師,啟發了我對科學的熱愛,讓我看見世界的遼闊,看向宇宙的邊界,甚至更無遠弗屆的地方。 現在的我,還是很喜歡科學,很喜歡討論實驗,對一切懷抱好奇心,但我也是那個在路上看見無家者會頓足的我,看見地方議題會有使命感的我,想要以各種方式回饋社會、想要讓世界更多看見台灣的我。不管如何,讓世界更多看見台灣不同的面相,台灣就更有機會被好好地保存下來,不受外敵侵擾。就這點而言,我和耀輝的想法不謀而合,都懷抱家國之思,差別在於,他認為台灣的價值就只等於高科技的價值,我卻覺得台灣每個人都有能讓世界看見台灣、愛上台灣的地方。就如耀輝所說,台積電分享自己技術、帶著許多其他產業鏈一起進步,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是世界上其他地方很難再找到的。我認同也相信,這就是台灣很美很美的地方,我們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