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Something to start with....
今天開始的 Project 50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但失敗了😂因為我 8:30 才起床啦吼 以下是 Project 50 的規則: 每天早上 8 點前起床:同時嘗試保持固定的就寢時間,每晚至少睡 6 小時。 1 小時的晨間例行活動:這段時間可進行任何有助於開始一天的生產性活動,如冥想、寫日記、閱讀或散步。期間避免任何干擾,禁止使用手機、電子郵件和社交媒體。 每天運動 1 小時:任何形式的運動皆可,包括瑜伽、拳擊、舉重或跑步。如因工作或其他事情時間有限,可將運動融入晨間例行活動中。 每天閱讀 10 頁書籍:任何教育性、激勵性或商業相關的書籍皆可。 每天學習一項新技能1 小時或朝新的目標前進:選擇一項你一直想學習的技能,每天練習一小時。 遵循健康飲食:承諾遵守你選擇的飲食計劃,例如:不飲酒、不吃垃圾食品、不喝含糖飲料、減少精緻糖攝取...。 在日記中追蹤每日進度:記錄每日進展,反思當天的正面和負面經歷,努力每天進步。 因為接下來要備考(終於下定決心要考研究所了嗎?)(還沒^^),所以我決定來建立 鬆弛感 東岸 慢生活中的 準碩士生 自律小天地 (?)(硬要取名)。很不幸第一天以失敗告終,所以明天才是第一天。不知道要延續幾天的「從今天開始我們」但希望後天就能是第二天喔~~~ - 每日進度
《禱告心生活》第一天:與神相交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禱告的目標:「滿足神的心,在禱告中得著神自己。」 「密室的禱告」是與神相交的禱告,默想神的作為,了解神的旨意,將我們的愛獻給神。禱告就像孩子張開雙手撲進父親的懷抱,使做父親的莫名歡喜。 人犯罪後,雖然因基督的寶血可以罪得赦免;但卻使神在仇敵面前「顏面無光」,這是神的榮耀、威嚴、尊貴等等受損,我們知道、在乎嗎? 審視我過去所有的禱告,內容多圍繞自身利益,就連那些看似很大愛的禱告(為管若庭、為外婆、為三阿姨、為父母親、為凱傑禱告等等)都只是我一時衝動、情緒反應下的禱告,並非真的想要了解神在這些事情上的旨意,或想要將我們對神的愛獻給祂。 更多時候,禱告對我而言只是一個「靈修」,靈修這個詞害人不淺,我總以為讀經、禱告是一種修行,像練功夫那樣。有練習,就想要進步;有進步,就想跟人比較。因此我總覺得我的靈修就是在練功,是為了讓自己有一天能夠超越其他屬靈同伴。具體的「超越」,可能是希望能說方言、為人禱告很準確(?)、看異象等等。說到底,我還是想要分出高下,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這種作為簡直就像為了繼承龐大遺產悉心照顧家族中某個孤獨老人一樣。這樣動機不純的讀經、禱告,怎麼會討上帝喜歡呢?就連《慶餘年》中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都喜歡像大皇子這樣單純關心自己的兒子,我們那總是鑒察人心的上帝又怎麼會喜歡我這樣功利主義靠近祂的人?然而上帝對我的愛總是超乎我的想像,祂沒有說我太功利,沒有說我心懷不軌,相反地,每次當我接近祂,祂就用祂的愛來充滿我。 因此從今天開始,我想要真正地跟神交心。 但我剛剛大便時想了很多(不放過馬上廁上枕上原則),我發現,人相比神,好像永遠無法找到動機單純的愛。神在我們還沒做任何事以前就愛了我們,但我們卻總是要明白從神那裡能拿到什麼好處,我們才願意愛神。若不然,聖經也不用花篇幅介紹敬畏神的好處(智慧的開端、得到賞賜等等)。我必須承認,我沒辦法動機單純地愛神。我立志跟神建立關係,也是僅為了在這庸俗的世上能過得舒心一點,不是說物理上的風平浪靜,而是在這動盪的社會中有個能倚靠的力量,這動機也不太單純吧?是了,人的動機永遠不可能單純,因為我們沒有無限的愛,對我們來說,愛是有限資源,必須好好分配。我們不像上帝,祂多愛一個人、少愛一個人,對祂自身的愛都不會有任何改變,因為祂就是愛。即便人永遠無法基於單純的動機去愛神,我們樂意愛神、與祂建立關係,神就喜悅。
知道跟交往八年多的男朋友吵架是什麼感覺嗎?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像是指頭不小心被紙的邊緣劃傷,傷口不深,卻在手指劃過桌面、推開門、提起筆的瞬間,用痛覺喚醒我們,讓我們小心翼翼地做每件事。像是肚子微疼時,雖未嚴重到臥病在床,我們卻連站直、抬頭挺胸也沒辦法。多年相伴的愛情是這樣,彼此融洽的關係已經像身體一部分能正常運作那樣理所當然,直到它開始不正常以前,我們都不曾想像過它的存在或抽離會徹底影響人生的每分每秒。凱傑是那樣的存在,傷了他等於傷了我自己,那樣重要又不可分割的存在。吵架是把緊緊相依的兩人從相連處努力撕開,卻兩敗俱傷的過程。我們的細胞已經滲入彼此的身體,就算被撕裂,我身上還是存有你的部分,你身上也還是有那麼一丁點我。 於是我帶著部分的你生活在自己道路上的日子總是感到暈眩、抽離,像是自己確實在做什麼事,卻又總會從旁觀者的角度看著自己做什麼事。我無法真正成為當下的自己,我像活在玻璃窗後的玩偶,展示品是我,觀眾也是我。 因為我失去我為之而舞的目的。 在身上的部份的你(雖然量微),總是隱隱作痛,他們似乎想回家,而我卻不讓他們離開,因為那顯然是我一息尚存的原因。他們越哀號,我越痛快地揣著我們的回憶繼續行屍走肉,也許只有當夜深人靜,我會一股腦兒把你從我衣袖中翻出來數點,點點看還剩下幾個。有時候卻只捏出那麼一兩個,因為太多淚水視線會模糊。 不出意料,總是有落下那麼幾個,或許只是那麼幾個你發動機車、點餐時排隊結帳、坐在電腦桌前玩遊戲、逛街時看見畫架便買下來、吃早餐時在菜單劃了「巧克力吐司」的畫面,我會拋下一切去尋找這些畫面。那是僅存的氣息存在的意義,那是用記憶延續的生命。 用跟你在一起的記憶,延續我的生命。
見習 Day 2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最近因為電腦連到網路的時間較少(在宿舍的時候幾乎沒網路🤣),所以部落格大部分的文章都用手機完成,看看我之後有沒有那個美國時間去調格式吧! 今天星期一,早上是我負責訂便當,沒想到屋漏偏逢連夜雨,剛好在我第一次訂便當(而且我事前非常緊張)的這天,便當真的晚來了......應該在 11:00 抵達的便當,竟然 11:30 才姍姍來遲,我的惡夢就這樣成真了!隨後就是非常慌亂的開會時間,我們非常不知所措、非常害羞地自我介紹(我甚至還因為太緊張,在自我介紹結尾祝大家「用餐愉快」,引發一片笑聲),緊接著是非常慌亂的發便當時間,因為根本沒有時間在便當寫上訂購者的姓名再依座位擺放。幸好兩位心理師(怡穎心理師、郁涵心理師)馬上從座位上起身協助我們,因為就算我們知道哪位醫生訂了什麼便當,我們根本認不出他是誰啊!!幸好便當在兩位心理師的協助下非常快速地發放完成,我們也因為他們提前開會而獲得自由(就是不用在會議室而是可以在見習生辦公室)的午餐時間!雖然我在吃午餐時一直很沮喪,但當我們被叫回去會議室參加讀書會時,沮喪感很快就被吸收新知的興奮感驅散了! 今天學到的兩個新概念:ARMS(At-risk mental state)以及 FEP(First-episode psychosis)。讀書會的內容大致上是在報告認知行為治療(CBT)對於這兩大族群個案的療效。詳細的重點希望我之後有空整理上來。在讀書會時,有一位醫師甚至在沒有任何參考資料在手的情況下,劈裡啪啦跟我們補充了一堆關於這兩大族群的知識,侃侃而談、條理分明的樣子讓我跟謝欣沂眼睛都亮了起來,我想這是我們想成為的樣子,對自己的專業能信手拈來並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給非專業人士,真的真的真的很帥啊啊啊啊啊!! 除了讀書會學到很多東西以外,我跟謝欣沂在科會開始後忘記落跑,所以也意外聽到很多兒童心智科運作的機制。這個團隊非常龐大且分工明確,有主治醫師、職能治療師、臨床心理師、社工師、護理師、聯合評估中心,整個會議室坐下來應該有快 30 人(其實蠻擠)。另外我們還聽到心理師在爭取較高的治療費用好配合不斷上升的市場價格,這點我非常認同!我一直覺得醫院裡面的心理師真的太可憐了,做得很辛苦,錢卻很少。在談論這個議題的時候,周主任跳出來以非常客觀、禮貌,但有權威的口吻(口氣?)來解釋心理師加薪的要求,並且從她的言談中能聽到她期望能更多保障心理師的權益,這點...
雨天閱慶餘年的閒散時光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家主」這種稱呼實在太過崇高和浪漫,家產夠大、府第夠深的人家,才會發展出「家主」的稱號,指的雖然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掌管一家家業的主人,但家主一詞可能隨家業規模大小產生不同的尊榮與浪漫,尊榮在於其權力無邊,浪漫在於其往往神出鬼沒,只傳於世人口中,而未見於世人。 更遑論葉輕眉這樣的存在,武力高強不說,還人美心善,掌管葉家商號。 我好像特別著迷於大家族裡發生的事,墨寶非寶筆下隱於世外的四大家族(周生家、沈家、南家、程家)是,西方經濟學筆下的夏城四少(懷何梅柳)是,吱吱筆下、十一娘嫁過去的徐家是,而貓膩在《慶餘年》中擺放的各大家族更是。好像唯有一窺這種暗潮洶湧、步步為營的富貴生活才能滿足我對古代世家大族的想像。 我想到這些大族往往都有我一直很喜歡的、地名 + 姓氏這樣的稱謂,像是柴桑沈家、霧峰林家這樣富有神秘色彩又氣派的名字。我也想要有個這樣的家族稱謂,奈何吉安李家或水門李家聽起來實在太過國泰民安,我還是等嫁到許家 — 我指的是,慶豐許家,以後再來提一提這個稱謂吧! 來見習也能有這樣閒散的小說時光真是太好了,這次因為外婆在看《慶餘年》的電視劇,我才誤打誤撞開始看起《慶餘年》的小說,幸虧足足有20本,看也看不完,真是太開心了~不過我這個六、日才看兩天,就看完兩本了,不要看太快才好啊.....
見習 Day 1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7:33 因為昨天去外婆家忘記拿被子,加上網路上說冷氣不太冷,我就只蓋了一件法蘭絨襯衫。結果超冷,睡到一半下來換褲子(的時候大家都還沒睡),終於好些了!我最早睡,也最早起床。起床後,因為害怕會冷到,先去泡一錠綜合維他命發泡錠,希望可以挽救我的身體....。等等就要見到心理師了,延續昨晚的想法,我跟謝欣沂真的是來鬧的,等等希望不會被心理師罵。 21:00 在回長庚的公車上,因為我一下班就跑來外婆家吃飯 + 拿被子。今天過了充實的一天,因為是第一天,早上我們只是去繳費、逛逛兒心科教室、設備等等,一直到下午我才真正觀摩了第一堂團體治療課。今天的團體治療是「亞斯伯格症小三小四人際關係」,內容在教孩子們認識情緒、辨認情緒、分辨正向及負向情緒,最後,嘗試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推論父母的情緒。這個活動設計不難看出是想訓練他們的心智理論,讓他們可以學會猜測、推想出他人的情緒狀態。心理師也用團體合作的方式,讓他們練習跟彼此溝通、合作、協調。 22:27 洗完澡了,掙扎著想寫報告,卻覺得好累....明天再寫嗎?明天再寫好了!不,還是先把一些記憶猶新的東西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