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Something to start with....
忙茫盲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張牧師曾經在信息中提到這三個字:忙、茫、盲,並解釋這三個字如何恰好地解釋我們人生某些階段性景況:我們習慣讓生活忙碌,充斥各樣事物,這樣的忙碌卻使我們感到迷茫,最後,我們看不見神的同在和恩典,變得眼盲。小時候聽到這三個字和這些對應的解釋覺得很可笑,又在利用中文的博大精神和巧合來傳教,其中都只是巧合,剛好這三個在中文同音,如此而已。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是巧合,不過我卻對這三個階段有更多親身體認。現在我正在緊緊抓住我認為我即將失去的一切,大學生活、團契生活、復興堂生活、台北生活(但偏少,畢竟我本來就不是典型台北學生),我試圖把行程填滿,我不想放掉任何一個活動、服事、機會,因為我可能再也不能這樣了。 大學的結束像是乘著小船被湍流推向瀑布,即便看到瀑布就在前端,我還是無法停止向前,最大的恐懼不是來自於不斷前進,而是瀑布下方不知道多深的懸崖。在沒有研究所的情況下從大學畢業和過去我所經歷過的每個畢業季都不同。對過去的我而言,畢業季是搭上前往下一個學校的船,然而這次畢業,比較像是(花蓮人常做的)直接被人舉起來丟到海中,即便你事前知道自己將會被舉起來,你還是被迫無措地掉進水中,without knowing what's waiting for you. All you can do is stop breathing, and wait for the time your head is finally above the water. 2016 年當〈微微一笑很傾城〉劇版上線,是我國二的時候。那時劇中肖奈畢業前夕,有一段描述大四學生如何享受在大學的最後一個夜晚,夜晚又是如何蠢蠢欲動地帶來早晨,開啟他們的新身分、新生活。當時,國二的我看到這段描述,總覺得大學畢業士離我極其遙遠的事。沒想到一晃眼,我也來到了大四,來到距離畢業不到百日的時候。
大學最後一次春音結束了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春音倒數第二個節目「相信擁抱」,黃和謙跟李翎瑄求婚了,我一方面覺得很感動、很開心、很訝異,一方面也有一股無法壓抑的難過,像衛生紙的小角碰到一點點水,整張衛生紙卻能慢慢被浸透一樣,我的心徹底被難過浸透了。看到他們要結婚,我就真的真的知道我們要畢業了,我的最後一次春音,也有可能是最後一次阿卡,就這樣結束了。這個夜晚太美好到我不想要它結束,彷彿這個夜晚的結束會揭開、會加速我的離去,彷彿這個夜晚是我跟信望愛社的道別,彷彿舊事都要過去了,但是我不知道新事在哪裡,也不那麼期待。 我一個人坐在河堤,隨之而來的還有孤單。我知道丘羨陶為什麼那麼早走,我知道鄧妍妮為什麼那麼想回家,因為我們都很像,我們喜歡這裡,也有一定程度的歸屬感,但這裡好像仍然不是我們的家。 我坐在河堤,我流淚,我在等人找到我。但那個願意找我的人不在我身邊。好幾次,我餘光似乎看到有人向我走來,抬頭後卻沒有,只有地板的光影、手上正在咬我的蚊子、遠處緩慢行過的腳踏車。我說不出來自己為什麼難過,我說不出來自己為什麼不想回家,我說不出來自己現在想去哪裡,我只知道我想遠走高飛,我想要騎腳踏車去別的地方,淡水也好、汐止也好、烏來也好,我不想待在這個要面對大學生活結束的文山。陰雨綿綿的木柵明天會開始用眼淚洗刷我的記憶。 哭了的話妝是會花的,但是沒關係,沒有人看得見,也沒有人在意。 如果我不是女生,也許我可以出發沿著河堤走路到淡水了。 好煩,為什麼我要說這些話,我明明可以把團契當成家的,不要把自己的情緒怪在什麼歸屬感不夠上,是夠的。 上帝,為什麼我這麼難過、這麼孤單,我覺得我是花蓮人,我想回花蓮,但現在的我,也是台北人了,我也想待在台北...但我說不出口,因為在花蓮有人期待我回去,我不能那麼慘忍告訴他,我還要待在台北,而且我待在台北要幹嘛..... 明天早八,現在23:20還在河堤,還沒洗澡,還沒卸妝,還沒整理好心情,還沒還沒還沒,我其實還沒準備好要畢業,我還沒,我還沒的啊...... Here in the love of Christ I stand.
關於每天的minimum work讀經樂,神的話語=我活著的最低限度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我拖延到不行,但時間又不夠,所以我現在每天的最低限度就是,完成讀經樂就好了(挖靠真的超廢,傻眼),重點是我讀經樂也很拖,剩下的幾天我每天都得讀二十章了,快哭。簡單說明一下我令人超級傻眼拖延症:讀經樂在拖;家族旅遊講稿在拖;昨天早上才完成三週前的中文通識回家作業;今天在研究方法上課時間才完成作業;拖了快一個月還沒寄信給助教說明門諾醫院實習東東(而且根本就電話號碼+張小姐,沒啥要說也硬是不做);古希臘文一直拖著不背單字;要讀的課外讀物從沒讀完一本,不管是《神啊,你到底要我做什麼》、《八成是你想太多》、《神的隱匿人的理性》、《慷慨的感染力》,都沒讀完。 越寫越覺得自己很糟糕,現在又想到一件異常糟糕的事:上學期去諮商的回饋表單還沒填寫。好,我現在填,終止拖延症的最佳方法就是馬上去做,拜託。 唉,好,完成了。不可能拖了三個月才填寫,有什麼問題!! 我真的需要上帝,需要上帝,需要上帝!! 聖經有什麼跟拖延症相關的經文嗎? 馬太福音6:34說:「總不要為明天憂慮,明天自然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已經夠一天擔當了。」 我真的很容易為明天憂慮,然後就覺得壓力很大,於是拖延。(現在也覺得壓力很大,很大,很大,隨便停下來感受一下自己都聽得到心跳聲,又明顯又急促,快爆炸!!) 凱傑說,要深呼吸,一件事一件事慢慢來,慢慢處理。好,我靠著神一定可以!!
雙的雙行詩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今天上中文通識,老師給我們讀了 沙力浪的〈從分手的那一刻起~南十字星下的南島語〉 ,富含各種意象(原住民語言、古南島語、歷史、南島語族同源語),寫出台灣作為南島語族發源地的山地生活及由台灣向外航行遷徙者(南島語族祖先)的海上生活,以及時至今日各島嶼、各族群、各文化共時綻放卻彼此相連的狀態。讀完之後,覺得詩人真的好浪漫啊啊啊啊啊,光是有共同語言、共同起源這件事就可以被寫得這麼浪漫、這麼有意象。下課時在走廊上我就想,我可能永遠也無法成為詩人,因為我永遠也無法發展出那樣精準、敏銳的語感,能說出精準卻又帶點神秘吸引力、浪漫的字詞。 後來老師又給我們看了幾首瓦歷斯諾幹的 《當世界留下二行詩》 ,我才想起自己國中時寫的那首二行詩,突然又重拾寫詩的力量。其實不難,只要聚焦在某些事物上,輕易能寫出精煉卻雋永的詩句。 所以開了這個頁面記錄我接下來所創作的二行詩,當然先從初心開始。 〈眼鏡〉 創作日期:不詳(國中時期) 模糊與清晰 隔著玻璃相許 〈雙人搖椅〉 創作日期:2025/03/25 向前、向後、向前、向後,搖擺不定的 我們,幸好始終看著彼此 〈「相」〉 創作日期:2025/03/25 木、目,相同、相異 相遇,相知,相愛,相許 〈〉 創作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