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25的文章

紀錄一下今天趁雨降臨的天使(濕了翅膀卻還是美麗的天使)

今天是政大下雨的一天,車水馬龍不是因為這裡有多熱鬧,是因為塞車...。在這樣連品學兼優學生都會想翹課的天氣,Gina 姐竟然冒雨從教會來找我......超級感動,唉,越來越捨不得台北。 (現在我、姐、李允恩坐在小公寓做各自的事,十分閒適) 今天中午跟姐吃飯(吃政政小廚)(第三次吃),席間,姐說了好多次:「我不能接受以後看不到你欸~~」、「蛤?你真的要回花蓮嗎?」、「留下來啦,留下來好不好?」這種猛烈攻勢,我都要融化了......她是姐姐欸!!日理萬機、充滿智慧的姐!!最關心我們和最愛我們的姐!!這一刻,我才真的感覺到,她也是一個很平凡很平凡的人(不是平庸,是平凡喔,請注意)。我自己也待在國際生小家一年,面對國際生們要回國的那刻,縱使萬般不捨,也無可奈何。我不會說我們是人生的過客,我們確實在彼此人生中留下珍貴的回憶,但我們終究要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現實中,出國留學不會是常態,在自己的國家與家人、朋友在一起,有穩定的工作,這才是人生最典型的狀態吧! 我不會否認我想繼續留在台北,但我也不否認我想回花蓮,今天的我,面對一次次姐的呼喚,我仍是奔著兩頭的矛盾。既是奔著兩頭,我感覺有什麼東西在我的心中被撕裂,逼得我對誰說好、對誰說不,每一個答應/拒絕都是心碎了又碎的過程。人生充滿選擇,我也免不了在岔路上駐足許久,只願能做「對的」選擇。不過哪裡又有對的選擇呢?有神同在的選擇都是對的。 啊啊啊啊啊啊,雖然但是,現在坐在我對面的姐,正在「審閱」我十分鐘前寫完的幸福小組信息,明天要講,嗚嗚嗚!姐還說了好幾次「嘖」,每次「嘖」我都覺得自己完蛋了完蛋了。唉唉唉~~

近期絮語

愛世界 vs. 愛上帝 昨天原先的計畫是下午五點半參加語心的生日餐(於貳樓,我第一次吃貳樓)後,晚上七點出發去復興堂參加區禱告會(昨天星期二)。因為塞車,到達貳樓時已經六點,等到吃完晚餐,已經超過七點。很不幸地,昨天是月經第一天,全身痠痛下艱難起床的一天。我貪戀跟團契的人再一起,我喜歡他們,再過兩個月,我不再能有相同的機會。在掙扎了約二十分鐘後,我放棄了,我沒搭上公車去禱告會,我選擇拿著菜單到 Cindy 姐旁問東問西(昨天學到 chowder, service charge, minimum order)。我想到在新約中,耶穌說:「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我很困惑,怎樣是愛世界?我參加了語心的生日派對但沒去禱告會,這樣是愛世界、不愛上帝了嗎?愛上帝,就是代表我無論何時何地都要首先選擇上帝,對吧?昨天的我選擇了朋友,就如耶穌說的:「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神的國撇下房屋或是妻子、弟兄、父母、兒女,沒有在今世不得百倍,在來世不得永生的。」我沒有為他撇下這一切,這樣我就不愛上帝了嗎?我一方面覺得愧疚,一方面覺得好像不是這樣啊? 愛團契 我覺得有團契的大家真好,在 236 區公車上整路回來都會笑。不管是在我身邊睡著的李翎瑄,隔著走道的邱宣惟, 愛自己 我覺得最近自己常常突然被回憶擊中(it hits me that... 真的是很傳神的用法),已經來不及處理回憶,每天卻還要經歷很多、吸收很多,資訊過載完全負荷不來。每個人愛自己的方法不同,有些人犒賞自己甜食,有些人讓自己買衣服、買包包、看電影,我則是好好梳理自己,寫下最近的心情、感受。長久累積下來,會發現每一個時刻的我,不論正經歷著什麼,不論表現好壞,深思熟慮後的模樣都是晶瑩璀璨的。 另,最近發現自己每天都需要抱抱。凱傑的抱抱充電最快。 愛書寫 另,訂閱辜眾魁的電子報後突然對中文系的人有更加立體的想像,的確是那樣思考、那樣紀錄、那樣閱讀的。很享受在透過文字閱讀思緒的過程,看完最新一刊後甚至還會想著,什麼會有下一刊?是那樣程度的心靈交流,令人富足。 另,最近發了瘋似的下載山海經、淮南子來閱讀,再加上閱讀器內建的詩經、紅樓夢,我想,這樣日日累積,我可以離現在的道不明、說不清越來越遠。不過要確實日日累積啊,三分鐘熱度成就不了生命的厚度。 (本文寫於25/4/30)

〔他們詩了魔法〕段戎 -〈告別〉

從「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看到這首,段戎的〈 告別 〉。 一讀就愛上的詩,很少。用淺白文字描繪感情的詩,更少,〈告別〉便是其中之一。這首詩講述一段已逝的愛情,它的發生、它的燦爛、它的凋零、它的終局。簡單幾句詩句,卻如文章一般具有起、成、轉、合四個部分。詩的第一句像是在破題,又像是交代結局:「一切都留在花季裡了。」單看第一句,讓人想繼續看下去,究竟什麼留在花季裡了?閱讀完整首詩再回來看第一句,卻有回味無窮之感。 詩中,我最喜歡的詩句有三句: 「你來時輕盈,卻重重地/跌進我的眼神」 這句詩使用對比的技巧,以來時的輕盈對比跌時的重。「輕盈」一詞更暗示著偶然、不意間,並非是刻意安排,只是恰巧出現。「跌」一字的動態感更強化其重量,帶有畫面感的詩句讓人深刻體會究竟「你」跌得多麼重。此外,「眼神」接收正重跌的你,更有一種「你」撞進「我」的視線,而「我」感到意外的同時,也睜大眼接住正跌進「我」眼神的「你」,更加專注地看「你」。 「往返時區如往返諾言」 這句詩句描述情侶因想念對方而頻繁往返兩地,也暗示了「你」和「我」雖然相遇,卻分隔異地。段戎巧妙地用「往返時區」代替各種從中可透露的概念:遠距離戀愛、跨國/州約會。而「往返諾言」則代替「對話」,也暗示了「往返時區」的頻率如情侶相互傾訴承諾、一來一往的對話。這是我在這首詩中最最最喜歡的詩句,不直接說「我們談遠距離戀愛,但因為想對方,就頻繁來來往往地約會」,而說「往返時區如往返諾言」,更何況「往返」本身就是浪漫的詞。 「這個日子於是被定格/你在鏡頭之中/輕得像粒灰塵」 這句詩句描述作者雖然想深藏這段已逝去的感情,「你」的身影卻已經像灰塵一樣輕了。從「定格」和「鏡頭」可以想像作者拿相機想記錄這段感情的樣子,也看出作者想珍藏這段感情的心。奈何當他拿起鏡頭,「你」卻已經逐漸淡出這個畫面,身影變得「輕」,正好扣回第二段「你來時輕盈」。看到這裡,讀者們也終於了解第一句詩句:「一切都留在花季裡了。」究竟是什麼意思。

再度童行

捷運進站 裙擺捲起涼風 我感覺有什麼東西 從我青春 被吹散 被吹暖 並肩的那個女孩,漸漸 柔弱了起來 後來我才發現,原來這些曾經參與過你童年、青春期的人,不論你們過去曾有什麼恩恩怨怨,到了某個彼此都足夠成熟、能看清過去自己的心,的時候,這些人將在你的心底深處,被你下意識地,歸類為家人。 久違地牽起彼此的手,久違地說起以前的事。即便我曾經討厭她,現在我卻能明白,當年是我的鑽牛角尖遇上她的難搞、心細,我們只是以不對的狀態遇見彼此。在大學四年的洗禮以後,我們都褪下自我中心,反而能比過去更加單純地面對彼此。 是家人了,是家人。 我會記得我們在捷運上牽著彼此的手,一語不發,都在緬懷道別前僅存的幾分幾秒。我會記得我們自然地聊到失眠問題、身心症、金門男的決絕;我會記得我們都說出心中很深刻的想法,卻沒有覺得誰有意侵略誰;我會記得我們說出「下次見」時的那個擁抱,我會記得,我會深深記得,記得今天,我正式原諒了過去的她,我正式讓我們和好,正式讓她走回我的心裡。 感謝我們的好日子如期來到,不緊不慢,挑了一個風光明媚的日子,佐以 50 分鐘在公車上的沉澱,釀成了期待而非偽裝,釀成一個相見時毫不猶豫的擁抱。 我會記得十二歲我對她說的第一句話,我會記得,一如我會記得今天。